×
古汉语研究

古琴名称问题再探

古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乐器,在古代,这种乐器常被称为“琴”、“七弦琴”等,当代我们一般用“古琴”作为这种乐器的称谓,但是究竟从何时起人们在“琴”这个称谓前加上“古”字,使之成为这种乐器的一个固定称谓呢?这似乎一直是学界的一个悬疑。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吉联抗和许光毅就在《人民音乐》上对此进行了讨论,先是吉联抗在《人民音乐》1980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现在所说的‘古琴’,本来只叫‘琴’……至于‘古琴’之称,则是解放以后才出现的,全国解放以前只叫‘琴’或‘七弦琴’”。①这个说法很快引起了争议,许光毅于1981年第5期《人民音乐》上指出了吉联抗的错误,并引用1936年刊印的《今虞琴刊》记载,认为“古琴”这个名称早在解放前就存在了。②随后,吉联抗于《人民音乐》1982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古琴”名称的补充》一文,承认自己的疏漏,并指出1919年北大音乐研究会曾设“古琴组”,提出“古琴”这个名称应该是伴随着现代历史的开始而出现的。他还指出,在唐人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这首诗中有“玉律潜符一古琴”,这个“古琴”应该就是指“琴”,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③吉联抗一方面认为,古琴名称是伴随现代历史出现的,另一方面又并不否认古代也有古琴这个说法,这种看似矛盾的澄清实际上并未使这个问题得到实质的解决。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学者谢孝苹的关注,他于1985在《中国古琴是世界东方最古老的弦乐器》一文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人们也许认为,今人为了区别众多以琴命名的乐器,如阮琴、奚琴、扬琴、钢琴、风琴、提琴等等,才把它称之为古琴。实际并非如此。古琴之名,由来已尚。如宋曾慥《类说》卷三十六引《风俗通义》云:‘古琴歌曲有五,如《鹿鸣》、《驺虞》之类。’庾信诗:《幽居值春》云:‘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白居易《邓鲂张徹落第诗》云:‘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李贺《听颖师弹琴歌》云:‘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例子是很多的,早在汉魏六朝,人们称呼这种弦乐器为古琴,其为古远幽深,自不待言。”④谢先生一下子把古琴名称的来历提前到了汉魏时期。孙继南在其编著的《中外名曲欣赏》一书中也曾提到:“古琴在历史上一直称作‘琴’,后来又名‘七弦琴’。‘古琴’的称谓是在唐代出现的。”⑤林福杰2006年在《江门日报》上也谈及这个问题:“‘古琴’是现代的称谓,古代单称一个‘琴’字。1919年成立的由蔡元培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设古琴组,首称古琴,为世人所接受。”⑥王秀庭、冯光钰在《现代视野中的古琴艺术》一文中提到:“‘古琴’之名是宋代才有的称谓”。⑦

以上各种说法对古琴名称形成时间有汉魏说、唐代说、宋代说乃至民国说,总之是众说纷纭,未易定论。到底历史真相如何?本文试述之如次。

通过以上各位作者对此问题的讨论,我们看到音乐学界已经有不少学者发现古琴名称出现时间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以上的讨论却鲜有进行深入分析的通达之论。笔者在对历代古琴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时,同样发现有不少历史文献中存在“古琴”两个字同时出现的情况,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断定古琴这个名称和这些文献同时出现呢?笔者经过思考发现,问题远远没有这样简单,而且这也正是不少学者出现疏失的根源。

古代汉语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以复音词为辅,可以说大部分古汉语中词汇属于单音节词,古汉语中两个音节的复音词其构成情况可以分为单纯的复音词和合成的复音词,其中单纯的复音词两个音节如果分开则均不构成独立词汇,比如踌躇、彷徨、琵琶、霏霏等,可分为联绵词(包括双声和叠韵关系)、译音词和叠音词;合成的复音词的构词法包括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和偏义复词四种,比如社稷、旌旗、倾覆、布衣、森然、率尔等,这类词汇则可以拆分为两个独立词汇。我们在考察古代文献中的古琴两个字一起出现的情况时,应当根据以上的这些古汉语词汇的规律进行分析考察。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古汉语中“古琴”二字前后相联出现的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是“古琴”两个字相联出现,但并非是古汉语中的复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前后相联出现。比如唐代薛易简《琴诀》中有这样一句话:“尝览操弄之名,凡数百首。然自古琴者,只工三两弄,便有不朽之名。”这句话中虽然古琴二字在一起用,但明显这两个字并非是复合词,而是两个在一起的单音节词,所在短句意思是“然而自古以来弹琴的人”。这种情况下,古琴两个字显然不能认为是一个乐器的称谓。

上一篇:余德泉诗联书法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