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及物构式在生命度和方向义上的比较
双及物构式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双及物构式的典型表现形式为VN1N2,其中V指的是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N1指间接宾语,N2指直接宾语[1]。如“给我一支笔”中,“给”是动词,“我”是间接宾语,“一本书”是直接宾语。为探讨中英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双及物构式上的异同以及古文和现代汉语内部的语言演变对此构式的影响,本文将从《古文观止》《苏东坡传》、英文版的 The Swimmer和其他语料中选取恰当的例句,从生命度和方向义这两个方向对双及物构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双及物构式的生命度
在双及物构式中,典型的施事和典型的受事都是人,都具有“生命性”。但是,一些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被赋予了生命度的物体也能充当施事和受事。另外,给予物也可分为空间领域实体、非空间领域实体和话语领域实体。(张伯江,1999) 如:
(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现代汉语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现代诗人的诗歌和辞赋都刻在上面。在这句话中,“增其旧制”是个 VN1N2 结构,省略的施事是滕子京等人,施事者有生命度。动词是“增”即现代汉语中的“扩大”,“其”是间接宾语,指代前文的岳阳楼,“旧制”是直接宾语,指岳阳楼原有的规模,属于空间领域的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于世的建筑。无论是直接宾语还是间接宾语,接受者没有生命度。这个分句属于典型的双及物构式。传统的双及物构式如“给我一本书”,直接宾语“一本书”没有生命度,但间接宾语“我”有生命度,所以在这个构式中接受者是有生与无声并存。
(2)在孩子跑来告诉他好消息说他们打的井出了水,或是他种的地上冒出针尖般小的绿苗时,他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
《苏东坡传》在(2)句中,“告诉他好消息”是个双及物构式。其中施事是“孩子”,动词是“告诉”,间接宾语是“他”即上文所指的苏东坡,直接宾语是“好消息”。这是个典型的双及物构式,其中的施事者和接受者(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都是有生命度的人。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句(1)中的“旧制”是空间领域的实体,描述时可以在前面加上现场指示词如“这个”“那个”等,实现达到指称的目的。而“好消息”属于话语领域的实体,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以有形的方式存在,只是口头表述,是无形的,不能实现现场所指,故不能加以“这个”“那个”等冠词修饰。
(3)据我所知,苏东坡赋予了瑜伽几项中国要素。《苏东坡传》在句(3)中,“苏东坡赋予了瑜伽几项中国要素”也是个双及物构式。其中,施事是具有生命度的人—苏东坡,动词是“赋予”,间接宾语是无生命度的物体—瑜伽,直接宾语是“几项中国元素”。不同于句(1)中的“旧制”和句(2)中的“好消息”,“中国元素”是另一种给予物,即非空间领域实体。非空间领域实体和话语领域实体的区别是,话语领域实体可以实现反指。在句(2)中,“好消息”指的是“打的井出水了或种的地上冒出针尖般小的绿苗”,能直接跟在“好消息”后进行补充说明,而非空间领域实体不能。
由句(2)(3)可得,现代汉语中的双及物构式中,施事一般都是有生命度的人,间接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无生命度的物体。这种 VN1N2 构式较为普遍,而且间接宾语是无生命度的双及物构式的数量也十分多。
(4)“Why, Neddy,” Mrs. Graham said, “what a marvelous ’ve been trying to get you on the phone all morning. Here, let me get you a drink.” (The Swimmer)
在英语中,双及物构式常见于 VO1O2结构,其中的动词通常为及物动词,而且是后面能跟两个宾语的及物动词。在句(4)中,get you a drink 是个双及物构式,其中施事是说话人 Mrs. Graham,动词是get,间接宾语是 you 即主人公 Neddy Merrill,直接宾语是 a drink。在这个构式VO1O2 结构中,施事者有生,接受者是有生与无生并存,即间接宾语有生,直接宾语无生[2-3]。其中直接宾语drink是空间领域实体,以有形的形式存在于世,故能加上冠词a,实现现场所指。由此可见,英语中的 VO1O2 结构中,施事和间接宾语都是有生命度的人,这跟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双及物构式如句(2)是一样的。
二、双及物构式的方向义
汉语动词有左向、右向与左右向之分,因而在 VN1N2 结构中,N2 的领属存在一定歧义。下面所举例子便是为了说明 N2的领属问题。
上一篇:论王履绘画思想之宗与不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