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研究

中国语言文字论文_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演变研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缘由及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状态动词的研究现状

    1.2.2 谓宾动词的研究现状

1.3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界定

1.4 文献及研究方法

    1.4.1 文献说明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上古汉语前期谓宾状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2.1 A类谓宾状态动词

2.2 B类谓宾状态动词

2.3 C类谓宾状态动词

2.4 D类谓宾状态动词

2.5 小结

第3章 上古汉语中期谓宾状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3.1 A类谓宾状态动词

3.2 B类谓宾状态动词

3.3 C类谓宾状态动词

3.4 D类谓宾状态动词

3.5 小结

第4章 上古汉语后期谓宾状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4.1 A类谓宾状态动词

4.2 B类谓宾状态动词

4.3 C类谓宾状态动词

4.4 D类谓宾状态动词

4.5 小结

第5章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历时演变

5.1 谓宾状态动词的程度量

    5.1.1 程度量研究状况

    5.1.2 谓宾状态动词与副词的共现变化

    5.1.3 谓宾状态动词的程度量大小、等级情况

5.2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谓宾指称化

    5.2.1 指称化研究状况

    5.2.2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指称化的情况

    5.2.3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指称化的动因

5.3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叙实性

    5.3.1 叙实性研究状况

    5.3.2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叙实性情况

    5.3.3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叙实性的原因

5.4 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主导词现象

5.5 其他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表

文章摘要:谓宾状态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指可带谓词性宾语且表达静态的动词。考察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历时演变,可拓宽谓宾状态动词的研究范围。本文一共六章,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梳理状态动词、谓宾动词的研究现状,界定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概念、范围和分类,介绍上古汉语的分期、文献选择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考察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在上古汉语前期、上古汉语中期和上古汉语后期的具体使用情况。依据谓宾的形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类:A类(只带谓词性宾语的状态动词)、B类(可带谓词性和体词性宾语的状态动词)、D类(可带谓词性宾语和小句宾语的状态词)、C类(可带谓词性宾语、体词性宾语和小句宾语的状态动词);探究四类动词具体成员的相关情况,包括使用频次、句法功能、谓宾类型、语义角色。同时,对B、C类中具有相同语义的动词的主导地位进行考察。第五章,考察谓宾状态动词在上古汉语三个阶段的历时变化,包括程度量、谓宾的指称化、叙实性、主导词、句法功能、语义角色等情况。第一节探究上古汉语谓宾状态动词的程度量,总结不同阶段的程度量特征;第二节描写各阶段的指称化情况,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认知的凸显性探究谓宾状态动词指称化的动因;第三节描写各阶段的谓宾的叙实性状况,从谓词的语义特征解释谓宾状态动词的叙实性。此外,对B类和C类相同语义动词组的主导词从易知性上进行分析,从概念依存结构角度举例分析只能带宾语动词和可带可不带宾语动词的现象,从认知的凸显性对动词带宾语形式作解释。第六章为结论。总结研究内容,指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点,明确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H141

上一篇:中国语言文字论文_探讨如何寓汉字文化于古汉语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