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研究

高本汉与中国语言学研究


若举一种能打开中国古典学术与中国现代学术连接门的学问,音韵学一定是不二的选项。一方面,音韵学是解决训诂、通假问题乃至辨释“奇字”的重要手段。试举清代整理周秦汉晋文献所获的丰硕成果,如《经义述闻》、《读书杂志》、《墨子间诂》、《札迻》等书,其中不少的条目(注释)就是依靠音韵学的手段来解决的。一方面,音韵学总归是一门研究语音的学问。本来语音的演化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变化,这就不得不找上生物学或生理学;而要详细地描述这些变化,就必须倚赖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整理——这就不得不运用数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所以直观地讲,音韵学是一门“博古通今”的学问。

20世纪,正值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痛苦转型之时,音韵学作为中国学术中的一支,自然同其他学科一样,步上了转型之路。所谓“转型”,其最核心的标志在于研究范式的转变。之于音韵学来说,便是“考古”、“审音”的研究范式转变为历史比较法。这里对相关名词略作解释:“考古”是说利用《诗经》、《楚辞》及其他古书上的韵语(例如《老子》中的韵句),加上形声字、通假字乃至读若字等材料来研究古音的声类、韵类。“审音”则是利用蕴藏于宋代韵图里的等韵学知识来研究古音的系统。历史比较法除了要利用前述的文献材料,还要利用各地的方音来探究古音演化与发展。

《切韵汇校》(中国古代语言学基本典籍丛书)

于当时而言,历史比较法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风雨飘摇之际,是一批西方学者将这种方法带到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领域里来。这些西方学者有钢和泰(Stal-Holstein)、马伯乐()、珂罗倔伦()等人。这之中最有成绩的,即属于珂罗倔伦,或者我们应该用他最为中国学者熟知的译名称呼他——高本汉。

高本汉是瑞典人,少年时代在瑞典延雪平(Jnkping)度过,其父约翰纳斯(Johannes)是一位高级中学教师,能熟练地使用拉丁语、希腊语和瑞典语——这正是高本汉父亲要教授学生的科目。从高本汉日后要从事的事业来说,高本汉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但是在高本汉的成长之路上,他的中学教师卡尔·列毕(Carl Rebbe)——撰有《瑞典语言学》——对高本汉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正是在父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高本汉在1904年就着手对瑞典的方言进行调查。从高本汉将来从事的学术研究看,这个调查可以说是打下了高本汉后来调查中国方言的基础。


高本汉

1907年,高本汉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在那里,高本汉立下了学习汉语的志向。1909年,高本汉去了俄国的圣彼得堡学习。作为与当时中国接触最为频繁的国度,圣彼得堡有一大批高水平的汉学家,例如瓦西里·瓦西里耶夫(Vasilij Vasil'ev,1818—1900)、普什丘洛夫(Pesjtjurov,1833—1913)以及高本汉的老师伊万诺夫(A·Ivanov)等。在圣彼得堡的学习无疑对高本汉的帮助极大,老师们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更是频频吸引这位以无限热情投身于语言学研究的青年。于是当高本汉回到瑞典以后,他立马谋划起去中国的旅程。

尽管略有波澜,高本汉最终还是在1910年4月底抵达了上海。在圣彼得堡学习时,高本汉就听老师介绍过山西曾有一位从事语言研究的同乡人新常富(原名Torsten Erik Nystrm,地质学家)教授。这次到访中国,高本汉最想拜访的就是居住在太原的这位新教授。不过,当1910年6月高本汉到达太原时,这位新教授已经离开了中国返回了瑞典。幸运的是,高本汉得以“接过”新教授居住的房子,这或多或少解决了高本汉生活上的难题。


《汉文典(修订本)》实拍图

在太原,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创办的太原大学堂成为了高本汉的工作地点。尽管1911年年初高本汉曾从太原到北京略作停留,但他不久就返回了太原。这是因为1910年年末发生在东北的鼠疫,似乎有传染到北京的可能(见1911年1月27日高本汉致妻子茵娜的信件),为了避祸,高本汉就着急从北京回到了太原。在太原的日子里,高本汉得以调查甘肃、陕西以及晋南晋北的方言。去北京前,他还调查了西安和开封的方言。甚至,在西安的时候,高本汉去了一趟碑林,获得了不少珍贵石刻的拓本。

1911年10月29日,辛亥革命的炮声响彻太原城,待在城中的高本汉随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成《每日新闻》报的通讯稿。——为了保持在中国生活的费用足够,还为了能补贴家用,高本汉担任了《每日新闻》的海外记者。11月中旬,高本汉离开太原到达北京,随后他乘坐火车由西伯利亚大铁路返回欧洲。1912年,积累了不少调查材料的高本汉从伦敦——回到欧洲后,高本汉曾到伦敦待了一些时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旁听了法国汉学家沙畹(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开设的相关课程。1915年5月,在巴黎学习了2年时间的高本汉开始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这篇博士论文后来构成了高本汉的代表作——《中国音韵学研究》第I卷。

上一篇:《温州话辞典》掀起温州话学习热解码古汉语里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