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的魅力 ——“文化类”素材多维解读
近日,一篇《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背了多年的古诗词读音变了,引起广泛关注。教育部有关部门就此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准委的审议,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语言文字因时因地的变化,其实无须过度敏感。这些年,不少时代新语或网络热词就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登堂入室的“正词”,那么校准或者改变一些汉字的拼音规则,自然也无须动辄得咎。毕竟,全世界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中,“从众从俗”是个基本规则。
《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一文中列举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例子,并称,衰在诗中本读,斜在诗中本读,骑在诗中本读,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不想此文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明是给现代人“省事儿”的读音修改,不过是几个古诗词用字的读音调整,却弄得坊间和业界争议不断,为何?据称,目前网上流传的标准读音很多来自尚未正式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看来我们还有时间好好斟酌一番,不妨多甄别民意、听懂民声,既要在考试中让孩子在个别读音上明确答案,更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共识下审慎为古音“纠偏”。
(摘自2019年2月21日《河南日报》,有删改)
多维解读
1.更改汉字读音,必须慎之又慎
无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改汉字读音,还是汉字读音本身的自然变化,都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即使推广普通话,为了方便人们诵读和理解古诗词,也有必要保留一些汉字的古音或旧音读法,展现其魅力。为了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口味而更改一些汉字的读音,势必造成混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文化的美。因此,汉字读音更改必须慎之又慎。
2.更改诗词读音,一种文化短视
古诗词中的汉字读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人类学、历史学、逻辑学等深度关联,执拗于“读音对错”未免太有点小儿科了。要知道,“语言应用”与“语言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太多的字词读音牵涉到了人口流动、文人传统以及地域民俗种种。
3.各个社交媒体,勿让谎言占领
社交媒体因缺乏严格的安检措施,不能有效地阻隔谎言和谣言,呈现鲜花和毒草共生之态。即便睁大警惕的眼睛,人们仍然可能被一些以假乱真的信息带偏,信任和关怀经常被消遣,善良和正义经常被利用。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对于一些信息一定要注意甄别。
2019年4月20日,旅居新加坡的华人钢琴家巫漪丽在当地的一场音乐会上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9岁。
她对钢琴的热爱源自偶然。年幼时,舅舅曾带她去看电影。电影结束后,影片中男主角所弹的钢琴曲一直在她耳边萦绕不去。她找到妈妈,坚决要求学钢琴,从此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名师的指点下,她的演奏水平突飞猛进。
1954年,年轻的巫漪丽担任北京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并于196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1959年,社会各界积极为建国10周年献礼,巫漪丽所在的中央乐团独唱独奏组也在各地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很多人都希望听到《梁祝》,但是起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没有钢琴伴奏。巫漪丽闻讯后,就借来总谱,熬了三天三夜,创作出《梁祝》钢琴部分的伴奏。
2018年,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巫漪丽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共同演奏《梁祝》,钢琴与小提琴完美相融,令人为之感动。
在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上,巫漪丽与众人在港珠澳大桥旁共同唱响《我爱你中国》,向祖国深情表白。谈起自己的人生,她这样总结:我一辈子想着跟音乐作伴儿,我们这些人就是老知识分子,不求闻名于世,只希望能够继续弹钢琴,让更多的音乐作品进入大家心里。
(摘自2019年4月23日《北方新报》,有删改)
多维解读
1.勇于尝试,才有所突破。
尝试赋予我们的,是机会,更是挑战。换言之,只有大胆尝试、敢于尝试,才能取得成功。在中国传唱多年的《梁祝》,起初并没有钢琴伴奏,巫漪丽面对挑战勇于尝试,有钢琴伴奏的《梁祝》才得以诞生。